对于反倾销中国该怎么突围呢?
反倾销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不像别的贸易摩擦仅仅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家企业,或者说某些行业的某些厂商,它最后影响的往往是整个产业,整个行业,因此可以说是致命性的,今天反倾销律师网为大家介绍对于反倾销中国该怎么突围呢?
首先,一旦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就是5年,到期之前反倾销国进行复审,如果复审认为继续有必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又是第二个5年。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5年、10年的出口机会,意味着这个产业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其次,反倾销措施会株连整个行业内的其他同类厂商,因此,对整个行业造成的损失可以达到几十亿、上百亿。
一.反倾销是中国面临贸易摩擦最主要的形式
反倾销是中国贸易摩擦最主要的形式。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WTO框架下为WTO所允许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是WTO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抵制不公平竞争允许的几种手段。因为倾销本身是不公正、不合理的。通过产品倾销,以故意的低价向进口国出口产品,使得进口国相关产业被排挤,这是不公平的竞争手段。所以WTO允许进口国针对倾销采取反倾销措施。反补贴也是类似,因为补贴是一种不公平的行为。补贴使得受到补贴的厂商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因此WTO允许进口国针对受到补贴的进口产品采取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主要是针对某种产品在短期内大量进口,使得进口国相关产业或相关行业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
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仅仅是贸易摩擦的三种主要形式,除此以外还有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等,包括汇率、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等。
这些都是贸易摩擦当中的非关税壁垒,这是相对于关税而言的。现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非关税壁垒,是因为WTO成立以来,全球贸易中的关税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水平,到现在为止发达国家平均关税只有4%,发展中国家为10%,这样的关税水平,对抵挡外国产品进口、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弱。
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借助于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为代表的关税以外的保护手段,也就是非关税壁垒,其中,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是WTO允许的成员国用以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的正当手段。然而,由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相关规则主要是定性的,在现实中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上,没有明确的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认定标准,使得相关国家利用规则漏洞,将其用作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